ISRO 在跑道上执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RLV) 的自主着陆
照片:ISRO /来源:https://twitter.com/isro/status/1642377704782843905/photo/2

ISRO 已成功执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自主着陆任务 (RLV LEX)。 该测试于 2 年 2023 月 XNUMX 日凌晨在卡纳塔克邦奇特拉杜尔加的航空试验场 (ATR) 进行。 

RLV 于印度标准时间上午 7 点 10 分由印度空军的支努克直升机作为悬挂载荷起飞,并飞至 4.5 公里(高于平均海平面 MSL)的高度。 一旦达到预定的碉堡参数,根据 RLV 的任务管理计算机命令,RLV 在半空中释放,下降距离为 4.6 公里。 释放条件包括位置、速度、高度和体率等10个参数。RLV的释放是自主的。 RLV 随后使用综合导航、制导和控制系统进行进近和着陆机动,并于美国标准时间上午 7 点 40 分在 ATR 简易机场完成自主着陆。 由此,ISRO 成功实现了航天器的自主着陆。 

广告投放

自主着陆是在太空再入飞行器着陆的精确条件下进行的——高速、无人驾驶、从相同的返回路径精确着陆——就像飞行器从太空到达一样。 实现了着陆参数,如地面相对速度、起落架的下沉率和精确的身体率,轨道再入航天器在其返回路径中可能会遇到这些参数。 RLV LEX 需要多项最先进的技术,包括精确的导航硬件和软件、伪卫星系统、Ka 波段雷达高度计、NavIC 接收器、本土起落架、机翼蜂窝鳍和制动降落伞系统。 

世界首创,直升机将带翅膀的身体带到4.5公里的高空,并在跑道上进行自主降落。 RLV 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低升阻比的太空飞机,需要以高下滑角进近,这需要以 350 公里/小时的高速着陆。 LEX 使用了几个本地系统。 ISRO开发了基于伪卫星系统、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系统等的本地化导航系统。 带有 Ka 波段雷达高度计的着陆点数字高程模型 (DEM) 提供了准确的高度信息。 广泛的风洞试验和 CFD 模拟能够在飞行前对 RLV 进行空气动力学表征。 为 RLV LEX 开发的现代技术的改编使 ISRO 的其他运载火箭更具成本效益。 

ISRO 在 2016 年 350 月的 HEX 任务中演示了其有翼飞行器 RLV-TD 的重返。高超音速亚轨道飞行器的重返标志着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开发的一项重大成就。 在 HEX 中,车辆降落在孟加拉湾上空的假想跑道上。 在跑道上精确着陆是 HEX 任务中未包括的一个方面。 LEX 任务实现了最后进近阶段,该阶段与展示自主高速(2019 公里/小时)着陆的再入返回飞行路径重合。 LEX 从 XNUMX 年的综合导航测试开始,随后几年进行了多次工程模型试验和俘虏阶段测试。 

IAF、CEMILAC、ADE 和 ADRDE 与 ISRO 一起参与了这次测试。 宇航联队与项目组携手,多次出动,完善放行条件达成。  

有了 LEX,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 

广告投放

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发表评论!
请在此输入你的名字

出于安全考虑,需要使用谷歌的 reCAPTCHA 服务,该服务受谷歌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我同意这些条款.